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天热开车谨防“情绪中暑”
首页> 健康频道 > 正文

天热开车谨防“情绪中暑”

来源:新华网2025-08-06 07:08

  连日来,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当进入如蒸笼一般的驾驶室、手握滚烫的方向盘时,有驾驶人可能会出现“情绪中暑”,开车更容易“上头”。交警提醒,不良情绪会对行车驾驶带来诸多危害,驾驶人要注意自我调控、保持平常心态,做到行车安全。

  “情绪中暑”也叫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有研究表明,部分人群在夏季更易遇到“情绪中暑”,尤其当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导致心理、生理上出现负面症状。天津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交通安全治理支队民警袁锴表示,对开车族来说,“路怒”就是很典型的表现。保持好平常心态,可以从以下方面预防“情绪中暑”。

  首先是克服烦躁。如遇到前车紧急并道或急刹车,应该谨遵“让速不让线”原则,采取制动而不是试图变更路线去避让前车。生气时可做几次深呼吸,或默念10个数字,让自己平复下来。

  保持经常通风很重要。如车内长时间开空调,会造成空气不流通,建议每隔一段时间打开车窗,注意适时通风。

  “情绪中暑”最大的问题,就是天气炎热引起的烦躁情绪。越是天热,越要“心静”,如遇堵车或心情不佳,可播放轻柔的音乐进行调节。行车中如感到困倦,应及时在安全地方停车,适当地休息一会儿,头脑清醒后再继续开车。比如中午,容易出现疲劳、打瞌睡,要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

  此外,还要小心光污染。袁锴说,烈日下驾车时,驾驶人可能被玻璃幕墙等反射光突然“照射”,眼睛受到强刺激,不仅易诱发驾驶风险,也可能使人头昏心烦,甚至发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症状。

  民警提示,在小心强光刺伤眼睛的同时,不宜佩戴颜色太深的墨镜,会使得驾驶人对情况的反应时间延长,要科学选择太阳镜。(记者杨文)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两部门发文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编制

  • 国务院食安办部署加强暑期、汛期食品安全工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