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痛经非小事 医生呼吁打破“忍痛文化”
首页> 健康频道 > 正文

痛经非小事 医生呼吁打破“忍痛文化”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5-04-21 10:36

  95后方慈很会处理衣物上的血迹,棉质、羊绒、聚酯纤维面料等,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生理期时,我像是个冷静处理‘血案现场’的‘杀手’。”这种从容源于她十余年的特殊经历——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严重的痛经伴随大量出血,导致她频繁弄脏衣物。“每次生理期的头两天,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我都待在家里,这样可以随时应对‘血喷’时带来的各种不便。”但最近她却不得不去看妇科医生,因为生理期大量失血,她出现严重贫血症状:面色惨白,浑身乏力。

  来到医院,医生对着方慈惊呼:“你怎么不早点来看医生!”

  方慈无奈道:“我以为痛经是每个女性都要经历的事情,我只是比较严重罢了,而且妈妈告诉我,等生了孩子就不痛了。”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痛经的影响因人而异

  “痛经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信号。”北京妇产医院妇科主任医师王玉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强调。西医认为,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前者多发生于青春期女性,无明确器质性病变;后者则由于某种特定疾病继发产生,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疾病相关,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原发性痛经在青春期多见,如果出现痛经进行性加重、性交痛、口服止痛药物效果不好,需警惕继发性痛经的可能。”王玉解释道。

  许多女性都认为痛经是正常现象,“忍痛”也是理所当然,这是很大的误区。“痛经如果影响到日常生活,应该来医院检查,排除继发性痛经,也就是因疾病引起痛经的可能性。即使是原发性痛经,长期疼痛也会对工作、生活、学习造成不利影响,应该进行相应的治疗。”

  “长期慢性疼痛是一种恶性循环。”王玉提到,反复疼痛刺激会导致中枢敏化——大脑对疼痛信号的敏感度异常升高,如同长期反复被刺痛的皮肤,以后轻微刺激即可引发比较严重的疼痛。“除了身体痛苦,痛经还会带来情绪困扰。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不良刺激,患者可能变得焦虑、易怒,甚至因不被理解而自我怀疑。”王玉说。

  中医如何解释痛经

  北京中医医院妇科主任黄玉华向记者解释:“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简单来说,就是身体里的气血如果运行顺畅,经期就不会感到疼痛;反之,如果气血运行受阻,就会发生疼痛。

  导致疼痛的原因有很多,黄玉华将其分为“实”和“虚”两大类。

  实,就像河道里堵了石头,水流不过去。比如瘀血、痰湿这些“实物”堵在经脉里,气血自然无法顺畅运行。这种情况下的痛经,往往疼得比较剧烈,而且越按越疼。这时候,就需要用一些活血化瘀、祛湿化痰的方法,把“石头”搬走,让气血重新流动起来。

  虚,则像是河道本身出了问题,比如水土流失导致河床干裂,或者水源不足,水流无力。这就是中医说的“不荣则痛”。当身体气血不足,经脉得不到足够的濡养,也会出现疼痛。这种痛,通常是隐隐作痛,热敷一下会感觉舒服些。这时候,就需要用一些补益气血、滋养经脉的方法,让“河道”恢复生机,让水流重新充沛起来。

  但黄玉华强调,痛经往往不是单纯的“实”或“虚”,而是虚实夹杂。就像河道里既堵了石头,水源又不足,这时候就需要既搬石头,又补水,双管齐下。所以,治疗痛经时,中医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虚实兼顾,既通又补。

  “痛经的原因多种多样,情绪、饮食等都会影响气血的运行。比如,经期吃冷饮,穿露脐装,或者情绪波动大,都可能导致痛经。”黄玉华说。

  对于“许多女性一受凉就容易痛经”,黄玉华解释,寒凉的东西会遏制气血的运行,就像河流在冬天会结冰一样,气血在寒凉的环境下也会变得凝滞不畅。比如,有些女性在来月经的第一天喝了一口冰水,就疼得要命,这就是寒凉导致气血不通的典型例子。

  除了受凉,饮食也是影响痛经的重要因素。黄玉华特别提到了螃蟹,中秋前后吃螃蟹的人很多,痛经的患者也会增加。“阴寒的食物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痛经加重。”

  当然,生活习惯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黄玉华说,体质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不注意保暖、爱吃冷饮等习惯,都会导致体质偏寒,从而引发痛经。

  科学治疗让疼痛可控

  “很多女性宁愿疼到冒冷汗在床上打滚也不敢吃止痛药,这同样是很大的误区。”王玉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短期、合理服用止痛药是安全的,“每月经期吃2-3天,短期内一般不会产生严重副作用。”她建议在月经来潮时即刻服用止痛药物,效果较好。对于担心产生药物依赖的患者,黄玉华表示可结合中医治疗方法:“针灸、艾灸可缓解痉挛,中药调理气血,与止痛药并不冲突。”

  止痛药物治疗效果逐渐不好,本身也是一种危险信号。“比如说痛经越来越严重,以前吃一粒止痛药就行了,现在吃两粒都不行,这不一定就是耐药,还可能是继发性痛经的征兆,尤其像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这类疾病进展过程中就有这样的特点。”王玉说。

  当前针对痛经的治疗手段也十分多样,因此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痛经,女性都不必再忍痛。原发性痛经,可在医师指导下口服止痛药物或短效避孕药;对于继发性痛经,需针对病因治疗。王玉提到,很多疼痛比较严重的子宫腺肌病或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都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需结合体质来辨别实、虚、寒、湿。黄玉华建议,“有人吃凉的痛经加重,有人因情绪郁结发病,都是因为个人体质不同,需个性化调理方案”。

  王玉呼吁:“希望更多女性注重关爱自己的身体,不必默默忍受疼痛。”

  女性疼痛需要被看见

  如何预防和治疗痛经呢?黄玉华告诉记者:“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从生活常识出发,做好日常的保健工作。”她建议:首先,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其次,在月经前后要特别注意饮食,少吃冷饮和阴寒的食物,可饮用生姜红糖水驱寒或玫瑰花茶疏肝理气,也可以敷热水袋加快血液循环让自己感觉舒服一点;最后,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

  保持好心情也很重要。“疼痛跟情绪有一定的关系,如果生理期情绪不佳,疼痛的感觉可能会更强烈些。”王玉说。

  黄玉华在接诊时遇到过女性向她哭诉,“痛经被认为是矫情,不被周围的人理解。虽然疼痛无法感同身受,但我们可以给痛经女性多一些理解与关爱”。黄玉华呼吁一些人转变观念:“疼痛不该被污名化为‘娇气’。”她建议企业可以将“健康关怀”纳入管理制度,“真正的进步,是让女性无须证明自己‘够痛’才能获得休息权”。

  “从青春期到更年期,在不同的阶段,女性都有可能遭遇疼痛。”王玉在采访最后说道。当医学手段已能有效控制多数痛经,社会更需要打破“忍痛文化”,让女性敢于说出“我疼”,并坦然寻求帮助。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方慈为化名)(记者 谭思静)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让AI为运动健康“护航”

  • 花粉过敏增多,如何看待城市绿化“成长的烦恼”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