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运动防不住血栓?警惕这三个形成因素
首页> 健康频道 > 正文

运动防不住血栓?警惕这三个形成因素

来源:科技日报2025-04-02 07:03

  3月26日,篮球运动员达米安·利拉德被诊断出右小腿深静脉血栓,将无限期休战;前不久,球星文班亚马因右肩深静脉血栓,而无缘赛季剩余比赛。这两起事件引发了大众对深静脉血栓疾病的关注。

  在人们的印象里,老年人以及久坐、久卧、久站人群是深静脉血栓的主要患病群体。有着良好运动基础的职业运动员,竟然也会被深静脉血栓“栓”住,且血栓还发生在了并不常见的肩膀部位,超出了许多人的认知。

  深静脉血栓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对患者身体有何危害?又该如何预防?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张韬。

  好发于下肢 偶见于上肢

  张韬表示,深静脉血栓是临床最常见的血栓种类之一,指血液在深静脉中出现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等,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继而引起的临床症状。深静脉血栓好发于下肢,临床表现为单腿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曲张。

  他进一步解释道,由于双腿的静脉距离心脏最远,其静脉血要克服重力回到心脏,因此下肢的深静脉最容易形成血栓。人们常说的经济舱综合征和麻将综合征,就是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且进水少等原因,导致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静脉血流淤滞、静脉血管壁损伤和血液高凝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只要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或两个要素,即使是运动员也会发生深静脉血栓,甚至发病部位可能是上肢。”张韬表示。

  静脉血流淤滞指静脉血流滞缓,会增加激活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与静脉壁接触的时间,继而形成血栓;静脉血管壁有三层,其内皮具有抗凝和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的作用,静脉血管壁损伤后,便会引起血小板聚集继而形成血栓;而血液高凝则是血液在静脉系统内凝固,若还伴有静脉血流淤滞或静脉血管壁损伤,会大大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

  张韬认为,一方面,运动员在长期剧烈运动下,可能发生摔伤、扭伤或拉伤,一旦造成静脉血管壁损伤,血管会立即启动凝血瀑布反应,反应过激便会产生血栓。比如,一些爱好举重、攀登、网球等运动的人群,会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如腋—锁骨下血栓等。另一方面,运动员大量运动后,出汗过多且无法及时补水,会导致血液浓缩甚至是血液高凝状态,从而加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病情发展迅速 高危人群需警惕

  按照血栓形成时间长短,深静脉血栓可分为急性期、亚性期以及慢性期三期。急性期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栓形成时间不超过一周,通常处于最佳治疗时期。血栓形成时间在一个月内的,为亚性期深静脉血栓;超过一个月,则为慢性期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一旦形成,不仅不会自行消失,还会继续生长。可能今天做检查时血栓很小,过了几天就长到十几厘米。因此,确诊深静脉血栓后,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张韬强调。

  张韬表示,在深静脉血栓早期阶段,首选口服药物、皮下注射等抗凝治疗方案,阻止血栓继续形成,同时要避免揉搓按摩肢体;其次,将已经形成的血栓除掉,也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张韬提醒到,若深静脉血栓已发展至慢性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色素沉着,疼痛肿胀等明显症状,并伴有湿疹和溃疡。更有甚者,可能会发生血栓脱落并随血液迁移回流至肺部,造成肺栓塞,导致呼吸心脏骤停等危害生命健康。因此,久坐者、卧床者、孕妇以及有过深静脉血栓病史的人群,患血栓风险高于普通人,更应高度警惕,避免症状进一步恶化。

  那么应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呢?张韬建议,日常饮食上,可选择清淡、新鲜食物,常吃山楂、燕麦、茄子、红薯、洋葱等有助于血管健康的食物,保持血管壁的弹性。对高危人群来说,可通过静脉足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梯度压力弹力袜等物理方法,压迫肌肉组织被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液淤滞。

  “运动爱好者们也不必因运动员确诊深静脉血栓,而不敢运动。”张韬表示,在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放松,运动过程中保证适量补水,使血液处于相对稀释的状态,可以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此外,若发生运动损伤,应及时进行专业治疗,避免血栓形成。(王姗姗)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校园限售“三高”食品能否破解“小胖墩”困局

  •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清明节食品安全提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