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孕期营养与体重管理,孕妈妈如何做到两者兼顾
首页> 健康频道> 健康常识 > 正文

孕期营养与体重管理,孕妈妈如何做到两者兼顾

来源:光明网2024-11-29 14:59

  随着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的提高,很多孕妇在妊娠期间都会过多的进补,以致造成妊娠期体重增加速度过快。而很多孕期的合并症,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早产等都与超重或肥胖有关。而且,增重过多还可能导致胎儿体重过大,增加分娩时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道损伤、巨大儿、新生儿产伤的风险。因此,在妊娠期间合理、正确的饮食,适宜的增重对于获得良好的妊娠结果尤为重要。

  孕期体重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一般来说,单胎孕妇在整个孕期的体重增加约为12.5Kg。我们粗略计算一下体重都增加了哪些部分,其中胎儿约3Kg,羊水重量0.9Kg。另外,孕妇的体重增加还包括:胎盘0.7Kg,子宫增大约0.9Kg,乳腺发育增加0.5Kg,体液在体内潴留大约增重1.8Kg,孕妈的血容量扩容会增加1.8Kg,孕妈的能量储备(主要是脂肪)大约会增加3.2公斤。但是对于不同基础体重的女性,增重也是有差异的。可以先计算身体BMI指数,BMI即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比如一人身高160cm,体重60Kg,BMI即为60Kg/(1.6m)2=23.4kg/m2。孕前低体重孕妇(BMI<18.5kg/m2),总增重范围为11.0-16.0Kg;孕前正常体重孕妇(BMI=18.5kg/m2-24.0 kg/m2),总增重范围为8.0-14.0Kg;孕前超重孕妇(BMI=24kg/m2-28.0kg/m2),总增重范围为7.0-11.0Kg;孕前肥胖孕妇(BMI≥28kg/m2),总增重范围则要控制在5.0-9.0Kg。

  这里的增重为整体孕周的增重,孕期各个时期的增重速度也是很有研究的。正常孕妇早孕期一般增重0-2Kg,中期和晚期每周增加0.4Kg左右。孕前不同BMI的孕妈妈在妊娠期体重增长的范围也有差异。孕前低体重孕妇(BMI<18.5kg/m2)在孕中晚期每周的体重增长范围为0.37-0.56Kg,平均为0.46Kg;正常体重孕妇(BMI=18.5-24.0kg/m2)为每周0.26-0.48Kg,平均0.37Kg;孕前超重孕妇(BMI=24.0-28.0kg/m2)为每周0.22-0.37Kg,平均0.30Kg;孕前肥胖孕妇(BMI≥28.0kg/m2)增重是最少的,每周为0.15-0.30Kg,平均0.22Kg。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孕前越胖的孕妇,在孕期的体重增重就应该越少。如果孕妇自身的脂肪较多,孕前就可能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妊娠期生理性胰岛素抵抗会进一步加重原有的代谢异常,使超重、肥胖孕妇妊娠期代谢改变更加显著。除孕前肥胖外,孕期体重增重过多或者早孕期增重过快,也是诱发胰岛素抵抗及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孕前控制体重,孕期合理增加体重,对改善母体孕期代谢异常,减少孕期合并症及胎儿宫内环境,有重要意义。

  孕前及孕期,如何做到控制体重的同时保障营养均衡?

  从孕前备孕期间就应该注意饮食的多样性,要以谷类为主,合理摄入其他营养素。可参考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多吃蔬菜水果、奶类、大豆。保证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到一半。每天可摄入200-350g新鲜水果。补充相当于液态奶300g的奶制品,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可平均每天120-200g,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总量300-500g,蛋类300-350g,畜禽肉300-500g。此外还应该少盐少油,控烟戒酒,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g,每天烹调油25-30g,每天糖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孕前3个月至孕后3个月,每日补充400ug叶酸,也可选择多种复合维生素片。在每日均衡饮食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运动,充足的睡眠,维持良好生活方式。

  在早期妊娠,也就是12周前,应继续维持孕前平衡膳食。早孕反应严重影响进食者,不必强调膳食的平衡和多样性,但应保证每天摄入至少含130g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首选富含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饭、面条、烤面包、烤馒头片、苏打饼干等,可以通过少量多次进食以及尽量多吃一些干性食物来减少妊娠反应。进食少或孕吐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妊娠中晚期之后的饮食,需在日常平衡进食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增加,每日热量分别增加300千卡和450千卡。尤其要保证铁、蛋白等营养素的足量摄入。相比孕早期,孕中期每天增加奶类200克。孕中期每日增加总计50克的鱼、禽、蛋、瘦肉,孕晚期每天再增加75克的摄入量。鱼、禽、蛋、瘦肉的总摄入能达到推荐量即可,优选顺序为鱼、禽、蛋、瘦肉。孕中期开始,应开始钙剂补充,每天摄入500g的奶制品,就可以满足对钙的需要。孕期体重增长较快时,可选用低脂奶。对乳糖不耐受的孕妈,也可以选择酸奶。铁对血细胞的生成、胎儿的发育都有好处。建议孕期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鱼、禽、蛋、肉。怀孕中晚期,每天增加25-50g的红肉,每周吃1-2次动物血或肝脏,一般如此便可得到妊娠期所需的铁摄入量。

  为减少摄入多余热量。烹饪的时候建议采用水煮、清蒸、清炒、烘烤等烹饪方式取代煎、炸、爆炒等,减少油脂的摄入。以健康、优质的食物代替加工食物,比如以白水代替汽水、果汁和其他含糖饮料,不吃蛋糕、饼干、糖果和薯条等高热量零食和点心,选择燕麦、糙米、杂豆等粗杂粮替代部分米饭、面条等精制碳水化合物。

  总结一下孕期的总原则,遵循健康膳食模式,包括摄入:

  各种蔬菜,深绿色、红色和橙色蔬菜,豆类,淀粉类蔬菜以及其他蔬菜;

  水果,特别是整果,而不是果汁;

  谷类,至少一半应为全谷物;

  乳制品,包括脱脂或低脂奶、酸奶和乳酪,和/或无乳糖乳制品以及乳制品替代品(强化大豆饮料及酸奶);

  蛋白质食物,包括畜类瘦肉、禽肉类和蛋类,海产品,豆类,以及坚果、种子和大豆制品;

  油脂,包括植物油以及海产品和坚果等食物中的油脂;

  应适量摄入多样化的食物,其中以未经加工的完整食物和饮料为主,以确保妊娠期增重充足但不过度;

  限制摄入添加糖、饱和脂肪和钠,不摄入或减少摄入高度加工食物是减少糖、饱和脂肪和钠摄入量的重要途径;

  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将咖啡因摄入量限制在200-300mg/天以下。

  孕期控制体重除了从饮食入手,还需要适当运动。推荐每日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中等或低强度身体活动,最好是1-2小时的户外活动,具体运动项目可根据孕妇身体状况及运动习惯量力而行。

  妊娠期是医疗保健专业人员评估营养、提供信息和方法,以帮助患者进行健康饮食的重要机会,对母婴双方而言,均能带来短期与长远的积极影响。妊娠期是一个“机会窗”,通过饮食和运动干预能做到优化多项妊娠结局的效果,包括减少妊娠期体重过度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及剖宫产率等。我们相信,通过妊娠期间合理的饮食控制,每位孕妈妈每位能健康又美丽地度过孕期。

 

  专家:白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妇产生殖中心 主治医师

  审核专家:杨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妇产生殖中心 主任医师

  文字整理:光明网记者 李然

[ 责编:沈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药品比价让患者“不买冤枉单”

  • 去掉过度检查的“病根” 让好政策变成真福利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