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避免“老花”提前报到 应该怎么做?
首页> 健康频道 > 正文

避免“老花”提前报到 应该怎么做?

来源:央视新闻2024-06-21 09:59

  大多数人认为,老花眼多见于老年人。然而,生活中不仅是老年人会出现老花眼,年轻人如果眼睛过度疲劳,也会导致老花眼提前到来。

  如今,在眼科门诊,80后眼睛出现“老花”现象的患者并不少见。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老花眼一般在38岁左右出现,52岁以后老花眼的发病率接近100%。

  江西省上饶市的徐女士因看不清电脑屏幕到眼科就医,检查后发现她竟患上了老花眼。

  江西横峰县市民徐红霞:我从事耗材采购工作,经常要对着电脑来做一些数据的统计分析,最近发现眼睛经常会有点胀痛,到医院就诊,医生告诉我得了老花眼,我有点不太相信,我今年还不到40岁。

  老花眼的学术名称是老视。四十岁左右,眼睛看远处清楚,看近处不清,看手机、电脑容易昏花眼胀,会不自觉挪远一点,或戴近视眼镜者须摘下眼镜。如果符合这几点,说明老花眼有可能已经找上你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宋旭东:事实上老花眼是一个生理的过程,眼睛衰老大约从40岁开始。我们出生的时候,眼睛里边有一个结构叫晶状体,是有弹性的,这种弹性随着年龄增加,弹性逐渐减少,40岁的时候就开始调节能力减退。所以我们建议年轻人不要天天老盯着电脑,老盯着手机,我们看一段时间,就要注意休息,养成一个让眼睛自由调节的习惯,这样可能老花会慢一点出现。

  近视群体到了一定年龄也会“老花”

  民间有一种形象的说法——“四十四,‘眼生刺’”,这是眼睛开始衰老的表现,随着近距离用眼时间的大大增加,人们戴老花镜的年龄也随之提前。

  很多人以为自己已经近视了,这辈子都不用戴老花镜了,其实这是误解。

  我们通常说的老花镜是凸透镜(正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负镜)。老花眼是伴随年纪的增大而度数增加,一般来说,年龄每长5岁,约增加1个屈光度,也就是平常所说的100度。得了近视的患者,其实到了一定岁数的时候,同样也有可能发生老花眼。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宋旭东:如果对近视的人来讲,我把眼镜度数配好了,我看远没问题,到了50岁60岁,你看近它也是花,这样的话你看近就需要另一个度数的眼镜,要把花眼的度数给它加上去,你才能看清楚,所以我们生理过程都是一样的。

  医务人员提示,近视人群查出老花眼,若视物需要达到远近皆清的效果,除了原来戴的近视眼镜外,还需多添一副近视度数较低的眼镜以看近用。

  老花镜度数不匹配 易导致眼睛疲劳损伤

  目前解决“老花”的办法,更多是依靠老花镜来矫正。医务人员提醒,选择老花镜时度数一定要验配精准。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老花镜,除了部分医院和眼镜经营机构验配的产品,还有部分批量生产的成品眼镜,一般称为“老视成镜”,度数从100度到400度不等。由于价格便宜,佩戴方便,吸引了不少老年消费者。业内人士提醒,成品老花镜度数固定,如果度数不匹配,消费者长期佩戴可能会导致老花眼程度越来越重。

  北京同仁验光配镜中心店副主任马娜:你可能有一些近视,有一些散光或者一些远视,这些验光师给你检查的时候都要综合考虑,看在这个基础之上验配一个合适的看近处的度数。你佩戴一个不合适的眼镜,眼睛可能就会疲劳,疲劳加重的话,在本身老花的基础之上,你可能比别人老花发展的速度或者不舒服的程度肯定要变化得比较快一些。

  医务人员提示,如果中老年人感到视线模糊,看不清,不能想当然地认为都是“老花眼”,还要留心是否存在“眼底病变”。眼底病变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常见的眼底病变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宋旭东:很多老年人都会患有白内障,它也会引起视力下降,早点看早点治疗,把它控制好,视力可能就保住了。有些眼病治疗晚的话,比方糖尿病眼底出血严重的时候,医生再有好的办法恢复你的视力都是比较难的,所以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去就诊。

  医生提示:老花眼不可盲目手术

  医生同时提醒,老花眼不可盲目手术,如果自身晶状体没什么大的问题,通过老花镜矫正即可。

  (总台央视记者 李斌 孔冰冰 刘苏)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近视产品琳琅满目 如何面对儿童近视防控困境?

  • 减重版司美格鲁肽在中国获批,减肥人士都能用吗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