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骨质疏松绝非衰老 科学干预可防可治
首页> 健康频道 > 正文

骨质疏松绝非衰老 科学干预可防可治

来源:新民晚报2022-12-21 10:25

  大多数人习惯性认为“人老了就会变矮”,“驼背是很自然的衰老现象”,其实不然。这恰恰是骨量严重流失后骨骼承重能力已经支撑不起上半身的结果。骨质疏松症不是自然衰老现象,而是一种常见病。50岁以上人群需提高骨保健意识,接受骨密度检测。如果身高缩短超过3厘米、驼背,并伴随背部疼痛可能提示有骨质疏松性骨折,应及时就诊。

  “骨脆脆”危害超过恶性肿瘤

  骨质疏松症主要影响5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数据显示,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32%,其中女性高达51.6%。与高患病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认知匮乏。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40~49岁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仅为0.9%,50岁以上患者的知晓率也不过7%,接受过骨密度检测的患者仅3.7%。

  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简单来说,疏松的骨骼就像被白蚁蛀空的房屋,外表看似完好,里面早已千疮百孔。不慎跌倒、打个趔趄、剧烈咳嗽、打喷嚏或者突然起身活动都可能导致骨裂、Colles骨折(手腕桡骨远端骨折)或者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女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40%)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髋部骨折后仅有20%患者可以恢复到骨折前的生活状态,约50%患者因此致残,更有20%患者会在一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

  骨保健措施关乎生活各个方面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不仅是补钙,还需要全面的科学干预,药物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抗骨松药物可以改善骨质量,增加骨密度,显著降低骨折的发生。犹如“骨大厦”的保安,看谁还敢“拆拆拆”。常用的抗骨松药物包括抗骨吸收药物和促骨合成药物,通常首选的药物有RANKL抑制剂地舒单抗、双膦酸盐等。其中,地舒单抗能够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防治骨质疏松症和降低骨折风险,已获得国内外多个权威指南的用药推荐,是国际上抗骨质疏松症的一线药物。日前,由博安生物自主研制的全球首个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正式上市,Ⅲ期临床试验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主任章振林教授团队牵头完成。

  骨质疏松症的综合防治还需要调整并优化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日照,加强营养、均衡膳食,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咖啡及碳酸饮料,保持规律运动,戒烟限酒。

  日常膳食应注意多样化,保证每天12种以上、每周25种以上食物摄入;除食物种类外,摄入量也要充足,每天保证摄入250—400克谷薯类,120—200克蛋白质。保证足量饮水,每天1500—1700毫升白开水和淡茶水。每天至少饮用300毫升牛奶,外加补充深绿叶蔬菜等其他富含钙的食物以满足机体需要。

  控制盐、油、糖的摄入,每天不超过6克盐(老年人不超过5克),烹调油25—30克,添加糖宜控制在25克以下。少食用烟熏和腌制肉制品。如果长期食欲不振、疾病等原因导致食物摄入量减少,可应用营养制剂进行补充,如均衡型肠内营养制剂、蛋白质补充剂及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等。

  经常且适度的身体活动能使老年人更从容地应对日常生活,且使跌倒或致重伤的可能性减小。

  |健|康|贴|士|

  骨质疏松症风险自测

  1.成年后是否因轻微摔倒而发生骨折?

  2.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3厘米?

  3.是否在45岁或以前就绝经?

  4.是否患有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某些炎性疾病?

  5.每天从事户外活动时间是否少于10分钟,且没有服用维生素D?

  6.父母中一人有驼背。

  7.父母曾被诊断有骨质疏松或曾在跌跤后骨折。

  任何一项回答为“是”者,则为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应当到骨质疏松专科门诊就诊,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魏立)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线上心理咨询乱象调查:六百元仅换倾听服务

  • 2元和200元的维生素C有什么区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