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专家:免疫治疗对1/3晚期肺癌患者效果显著,可延长生存期
首页> 健康频道 > 正文

专家:免疫治疗对1/3晚期肺癌患者效果显著,可延长生存期

来源:澎湃新闻2022-11-30 10:40

  每年11月是“全球肺癌关注月”。第十二届国际肺癌诊治和呼吸内镜大会于11月25日-26日在上海举办。此次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开展,重点探讨肺癌诊治中的热点话题。

  上海市胸科医院呼吸内科名誉主任韩宝惠教授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在临床上接诊的肺癌患者大多已经出现了相关的症状,如果出现症状来就诊的话,以往约有70%的患者会被诊断为中晚期肺癌。而现在,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由于老百姓对健康的重视以及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癌能被早发现、早治疗,晚期肺癌患者比例也在不断下降,在整个肺癌发病群体中,中晚期肺癌患者目前大约占半数,早期肺癌患者包括需要开刀的患者也占了半数左右。

  韩宝惠坦言,肺癌通常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80%-85%为非小细胞肺癌。大部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而仅仅只有25%-30%的患者在确诊时有机会接受手术治疗。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当前,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在晚期肺癌诊疗领域异常火爆,如今针对非小细胞肺癌也涌现出诸多国内外创新药物,这究竟给患者带来多大的获益?

  上海市胸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钟华教授指出,靶向治疗就是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驱动基因,采用内科药物进行阻断,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目前,肺癌领域已经有6-7条通路研究的比较成熟,其中,EGFR通路研究的最早,也最为充分。在国人中,约40%的患者可以检测到这一突变,而中国学者也在这条通路的研究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靶向药物的治疗下,患者的生存时间不仅得到延长,同时生活质量也得以提高。而对于如KRAS、NTRK等罕见通路的靶向药物,专家学者仍然在不断努力探索中。

  韩宝惠表示,肺癌的免疫治疗即利用自身的免疫细胞系统来杀伤癌细胞,免疫治疗目前已经走到临床一线治疗,也从以往的单药免疫治疗转变成为联合免疫治疗模式。目前,联合免疫治疗最常用的模式是联合传统的化疗,使更多的晚期肺癌患者从免疫加化疗模式中获益,延长生存。

  “我们发现,针对不能采取靶向治疗、需要采用免疫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当中,可以延长他们的生存期8-9个月,这个是中位数,离长期生存率还很远,但与以往的肺癌传统治疗手段相比,生存期还是有所提升的。”韩宝惠也特别指出,免疫治疗也仅仅只能让一部分晚期肺癌患者获益,而并不能解决所有晚期肺癌群体的治疗难题,有1/3左右的人群还是能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从临床来看,与单纯的化疗治疗相比,免疫治疗的效果还是要好一些,尤其是PD-1、PD-L1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疗效更为显著。

  不过,上述两名专家都提及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耐药”问题。

  钟华表示,几乎所有的靶向治疗的患者均会因为耐药而导致治疗失败,“我们在临床诊疗中发现,即使同样的疾病、同样的突变,给予同样的治疗药物,患者的疗效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在分子水平阐明这种差异,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精准医疗的水平。”

  韩宝惠同时表示,任何药物都会有依赖性,容易产生耐药问题,免疫治疗药物也是,在初期使用治疗效果显著,但后面诱导出耐药细胞,因耐药导致治疗失败的病例多种多样,譬如有的发生肺外转移,有些是缓慢进展,有些则是全身“爆发”状态,一下子癌细胞“失控”一般,发生骨转移、脑转移、肝转移等等。

  钟华同时指出,对于不同分期的患者,我们会推荐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早期患者,一般建议进行手术彻底治疗。对于一些处于肺癌中期的患者,可以在经过内科的新辅助治疗后使病灶缩小,尽可能给患者一个手术治疗的机会。那么对于中晚期的没有手术机会的肺癌患者,首先需要对病人进行基因检测,对于有特定基因突变的病人,可以使用靶向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对于没有可治疗突变基因的患者,可以考虑免疫治疗或者是化疗以及其他综合治疗,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当前,肺癌年轻化趋势的话题一直不断出现在网络上。对此,韩宝惠反驳,当前肺癌人群还是以45岁以上人群为主,大多数肺癌患者在55岁至70岁年龄段之间。

  而针对当前中国国内女性肺癌患者数量持续增长的原因,韩宝惠解释称,目前没有科学依据表明女性肺癌患者数量增长与烧菜多、油烟大有关,至于确切病因,可能还是与环境因素有关、易感基因等因素相关,这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针对如何实现肺癌早发现、早治疗?韩宝惠建议,针对一般的健康人群,可以每两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如果是有肿瘤家族史、长期吸烟史等高危人群,可以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如果发现没有问题,此后可以每隔两年做一次,放宽筛查频率。(陈斯斯)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学选购冲锋衣 谨防功能性误导

  • 过度担心、注意力不能集中……如何缓解焦虑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