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长期“沉浸式”戴耳机易患噪声性耳聋
首页> 健康频道 > 正文

长期“沉浸式”戴耳机易患噪声性耳聋

来源:北京日报2022-11-24 10:46

  33岁的郭女士最近心烦意乱,她的双耳时常嗡嗡作响,到医院进行耳镜检查,却并没有发现耳部器质性病变。医生详细询问郭女士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起病经过后发现,她的耳鸣原来与长期佩戴耳机有关,后确诊其患上了噪声性耳聋。

  在通勤路上、休息或入睡前调高音量听歌、追剧、刷短视频,享受“沉浸式”的体验,这样长期、持续地使用耳机后出现耳鸣,极有可能是噪声性耳聋所致。从门诊情况来看,随着现代生活中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增高,噪声性听力损伤的人群正在年轻化。

  什么是噪声性耳聋

  噪声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多为双侧发生,少数表现为单侧耳聋,起病缓慢。

  长期接触噪声可导致耳蜗内毛细胞(一种不可再生细胞)破坏,毛细胞一旦丧失,就会出现听力障碍。这种听力障碍最初只累及高频听力,此时患者的症状往往较轻,很容易被忽略,只有通过专业的听力检查才能确诊。初期的听力损伤是可逆的,但随着噪声接触时间的延长,听力障碍会慢慢累及中低频,也就是常说的言语频率。此时患者会由于发现交流障碍等问题而就医,遗憾的是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后期听力改善效果并不理想。

  事实上,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更容易受到噪声影响,大到施工噪音,小到随身携带的音乐耳机,都有可能变成噪声性耳聋的元凶。一些特殊职业从业人员如割草机工人、建筑工地工人、KTV工作人员、飞机场引导员等,就不得不长期暴露在嘈杂的环境中,这类人群一定要特别注意保护听力。

  出现哪些症状需要警惕

  前文提到的郭女士因出现耳鸣症状就医,后续进行了一系列详细的听力检查,结果表明:她因为通勤乘坐地铁,长期在地铁上使用耳机并调高音量,所以不知不觉患上了噪声性耳聋。

  耳鸣是噪声性耳聋的常见症状,一般出现较早,为持续性的高调音,有人形容这种声音像蝉鸣音或电流声,总之是一种令人感到非常不悦的声音。

  总结临床经验,有长期接触噪音史的人,在生活中出现以下症状要及时就医:

  1.面对面交谈时,经常感觉听不清楚,要求对方重复;

  2.接听电话总感觉周围环境太嘈杂,听筒声音小;

  3.看电视或开会时,别人感觉正常的音量,自己听起来却比较吃力;

  4.本来不是大嗓门,却开始不自觉地提高说话音量;

  5.出现间歇性或持续性耳鸣;

  6.在噪音环境中出现头痛、头昏、心情抑郁、血压升高等症状。

  持续使用耳机不超40分钟

  预防噪声性耳聋,关键是要注意减少噪声暴露,远离噪声污染源,避免长期处于高噪声(尤其是80分贝以上)环境中,必要时使用隔音或者防尘耳塞。在地铁等高密闭性的噪声环境中,尽量减少耳机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间,若必须使用则建议选择头戴式耳机。对于入耳式耳机或蓝牙耳机,连续使用时间最好不超过40分钟,音量宜控制在60%以内。

  出现噪声性耳聋要及时就医,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是银杏叶提取物、类固醇激素、乙酰半胱氨酸等,遵医嘱根据病情合理使用。对于已经造成严重听力损害的患者,原则上建议尽早选配助听器,以保护尚存听力,助听器的降噪功能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沟通质量。

  除此之外,患者还应选择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并且积极治疗原发病,尤其是要重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治疗。

  (作者:北京市第六医院耳鼻喉科医师李欣月)

  医师提醒

  确诊职业性噪声性耳聋

  需要符合3个条件

  我国针对职业性噪声性耳聋的防治出台了诊断和评估标准,患者确诊需要符合3个条件。

  1.连续噪声作业工龄3年以上;

  2.纯音测听检查结果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损失呈高频下降型,双耳高频听阈≥40分贝;

  3.根据较好耳语频(500Hz、1000HZ、2000HZ)的平均听阈做出诊断分级。

  此外,对于非职业性噪声性耳聋的诊断,一般需要进行专业的听力检查,主要是排除其他原因(如老年性耳聋、药物性耳聋、突发性耳聋等)导致的感音性耳聋,医生会结合患者的噪声暴露史和检查结果做出诊断。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追溯码时代,医保购药的六要六不要

  • 养老服务师如何成为老年人的“希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