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儿童呼吸道感染无疑是家长们心中的一块重石。流感、腺病毒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呼吸道感染一旦侵袭,不仅会让孩子的日常生活陷入混乱,更可能带来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到孩子的生命健康。因此,对于这些疾病的了解和防范,我们绝不可掉以轻心。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有哪些?不同部位感染有什么表现?儿童应如何预防与治疗?
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如何分类?
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根据部位分类,主要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两大类。在解剖学中,通常以环状软骨为界限,将呼吸道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两个部分。具体来说,喉以上的部分称为上呼吸道,主要由鼻、咽、喉组成。而喉以下的部分则称为下呼吸道,主要由气管、支气管、终末气管和肺脏等脏器组成。所以,上呼吸道感染主要包括鼻炎、咽炎、喉炎,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包括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
不同部位感染有什么表现?
鼻炎:这是指鼻腔黏膜的炎症,可以由病毒、细菌、过敏原等引起。儿童鼻炎的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等。
咽炎:咽炎是咽部黏膜的炎症,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儿童咽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咽痛、吞咽困难、咳嗽等。
喉炎:喉炎是喉部黏膜的炎症,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儿童喉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呼吸困难等。喉炎对于儿童来说属于急症,病情变化往往非常迅速,可能在短时间内从轻度症状发展到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气管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的主要症状都表现为咳嗽,部分有发热、部分没有发热,其主要鉴别方法在查体跟辅助检查方面。
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有哪些?
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病毒、细菌、真菌、不典型病原体。其中常见的病毒有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等。
常见的细菌有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其中部分细菌是人体的定植菌,也就是说这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与人体和谐共处,但在某些条件下,如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能会引发疾病。随着监测手段的进步,某些院外机构可以进行呼吸道病原体核酸的监测,在门诊经常可以遇到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链球菌核酸阳性的监测报告,这时需要进行系统查体及血常规等辅助检查的佐证,才能确定这些细菌目前是不是引起呼吸道症状的元凶。
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比较少见,最常见的白色念珠菌感染,也就是常说的鹅口疮,大部分是由于菌群紊乱或抵抗力降低所致,如经常出现真菌感染,需要警惕免疫缺陷,建议进行免疫相关检查。
还有一大类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是不典型病原体,最常见的就是肺炎支原体,这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病原体,儿童普遍易感,大部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只有小部分是肺炎。
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
流感病毒感染
流感病毒感染后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为主要表现,体温可高达39~40℃,部分儿童伴有咳嗽,但不剧烈,可伴有鼻塞、流涕、结膜充血等表现。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可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新生儿感染流感可仅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部分轻症患儿可自行好转,多于发病3~4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及体力恢复可能需要较长时间。重症患儿可出现肺炎、肌炎、急性坏死性脑病、脓毒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于持续高热>3天,或出现呼吸困难、精神差、胸痛、频繁呕吐等症状的患儿及时就医。
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为1~7天,一般为2~4天。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流感的罹患率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同时,对有流感接触的高危人群可使用药物预防(建议48小时内使用),如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剂量同治疗量,每日1次,使用7天)。
流感的主要治疗为抗病毒治疗:
①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常用的奥司他韦,以及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
②巴洛沙韦,对于≥5岁,体重≥20kg的儿童可使用;
③金刚烷类药物,对于目前传播的流感病毒毒株普遍耐药,不建议使用。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毒病原体。除此之外,也是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
儿童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儿童早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大部分局限为上呼吸道,表现为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也可发展成肺炎,常见于婴儿及<2岁儿童,表现为咳嗽、痰多、喘息、呼吸困难、喂养困难等。因此,对于婴幼儿的病毒感染,建议及时进行病原学的检查,并关注患儿呼吸情况,若出现呼吸困难、喘息、精神差等情况及时就医。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无特效药物,免疫功能正常人群感染后一般具有自限性,无需特殊治疗,较少引起严重并发症。其主要治疗原则为对症支持治疗,缓解患儿咳嗽、喘息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可试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潜伏期为2~8天,通常为4~6天。目前尚无用于儿童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帕利珠单抗是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可用于高危人群预防感染,但尚未在引进国内临床应用。因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仍然是避免感染的主要手段。
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是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毒,也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
儿童感染腺病毒后常表现为高热,常在起病之初即出现39℃以上的高热,可伴有咳嗽、喘息(喘息多发生于6月~2岁婴幼儿),轻症一般在7~11天体温恢复正常,其他症状也随之消失。重症患儿高热可持续2~4周,呼吸困难多始于病后3~5天,伴全身中毒症状,精神萎靡或者烦躁,易激惹,甚至抽搐。部分患儿有腹泻、呕吐,甚至出现严重腹胀。少数患儿有结膜充血、扁桃体有分泌物。
目前,尚无明确针对腺病毒感染的特效药物,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感染腺病毒一般具有自限性,无需特殊治疗,较少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大部分情况下,治疗原则为对症支持治疗,以缓解患儿高热、咳嗽等不适症状为主。对于合并严重并发症患儿需及时住院治疗。
腺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2~21天,平均为3~8天,暂无预防腺病毒感染的疫苗,因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仍然是避免感染的主要手段。
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以发热或咳嗽为主要表现,病情较轻的患儿发热或咳嗽可不剧烈,部分可自行好转。而肺炎儿童常表现为中高热,咳嗽较为剧烈,甚至出现类似百日咳样的痉挛性咳嗽及长时间咳嗽。较为严重的重症支原体肺炎,多发生于病程1周左右,患儿可出现气促或呼吸困难。因此出现持续高热>3天或发热>7天,或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精神差、头痛、抽搐或频繁呕吐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首选药物仍为大环内酯类抗菌药,包括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对于耐药支原体感染,8岁以上儿童可选择四环素类药物,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对于轻症肺炎儿童,不须住院,居家观察治疗即可。重症肺炎儿童建议及时住院治疗。建议家长朋友们不要自行使用抗菌药,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治疗方案。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潜伏期为1-3周,目前尚无预防肺炎支原体的疫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避免感染的主要手段。
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健康儿童应如何预防呼吸道感染?
儿童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常用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饮食:保持均衡营养,多食用含有丰富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如白菜、菠菜、苹果、葡萄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同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如生姜蒜、辣椒等,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2)适当运动:坚持体育锻炼,如慢跑、快走、游泳等,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3)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和病菌浓度,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是在进食前、进入医院、接触生病的人或是出入公共场所之后。在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以避免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到空气中。同时,妥善处理垃圾,避免在家中或公共场所中留下垃圾。
(5)避免共用个人用品:如毛巾、餐具、牙刷等,因为这些物品易于传播细菌和病毒。
(6)保持良好的睡眠: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和充电的重要过程,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
(7)减少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容易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应该适当减轻压力,放松身心。
(8)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人员密集的地方,或是生病的人周围,戴口罩可以有效地阻止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到空气中。
(9)接种疫苗:有疫苗可预防的疾病,要适时进行预防接种,有效预防传染。
此外,还需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儿童呼吸道感染后应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儿童出现呼吸道感染后,家庭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孩子接触到烟、酒、尘埃等刺激性物质;
(2)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给孩子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以及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的食物。避免让孩子食用过甜、过咸、过油腻的食物。同时,鼓励孩子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
(3)保暖与休息:根据气温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避免孩子过度受热或受冷。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
(4)遵医嘱用药:如果孩子需要服用药物,家长应遵医嘱按时按量给孩子服药。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张英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 主治医师 付培培
文字整理:记者 李然